Dun.DD個人簡介 #
Dun.DD在Threads上的頭像(2024年11月)
Dun.DD 個人經歷 #
早期生活與健康狀況 #
Dun.DD 於 2005 年在香港出生。他天生患有與肌肉相關的健康問題,這使得他的體型顯著瘦弱,肌肉力量和耐力有限,且身體發育相較於同齡人有所遲緩。這些先天因素也導致他是左撇子,在精細動作控制上遇到挑戰,例如書寫工整度不佳,並且在體育活動方面表現較差。
由於這些情況,Dun.DD 在中小學階段都被評估為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他因此獲得學校社工的額外關注與照顧,並且理論上應享有某些調適措施。然而,實際情況中,他仍常因書寫速度或整潔度問題,與某些老師(尤其是英文科的「王教畜」)就罰抄等要求產生衝突。
醫療治療歷程 #
他的青春期伴隨著頻繁的醫療行程,需要定期往返於不同的公立及私營診所、醫院,接受多元化的治療與諮詢,主要包括:
- 物理治療:針對肌肉力量和功能的訓練
- 職業治療:改善日常活動能力和精細動作協調,包括應對書寫困難
- 營養師諮詢:針對體型瘦弱問題提供飲食建議
- 兒科醫生跟進診治:監測整體發育和健康狀況
儘管 Dun.DD 面臨這些生理挑戰,但他並無讀寫障礙、專注力不足或其他認知上的學習困難,其智力水平與常人無異。
教育經歷與轉變 #
中學階段的困境 #
Dun.DD 的中學教育在香港一所 Band 3 男子中學進行。這段經歷對他而言充滿挑戰與波折。儘管學校整體評級不高,他卻因入學面試表現(或是小學評估偏差)而被編入學術能力較強的「精英班」(A班)。
然而,校園環境、部分師生的行為以及僵化的校規(如課改留堂、嚴苛的罰抄制度)讓他深感壓力。他經歷了:
- 被同學欺凌(如中一成長營事件)
- 與老師(特別是「王教畜」)因SEN調適問題長期衝突
- 對學習失去熱情(甚至裝病逃避上學)
這些經歷深刻地塑造了他的個性,使他後來認定自己屬於 INFJ 人格類型。
轉向海外升學 #
由於感到學業壓力難以承受,對傳統升學路徑(DSE)缺乏信心,且看不到在原有環境下的發展前景,Dun.DD 在 2022 年、完成中五課程後,作出了退學的決定。他選擇了另一條升學途徑,前往英國修讀為期一年的大學預科課程(Foundation Programme),專注於理工科目。
現況 #
完成預科後,他成功升讀英國的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目前(截至 2024 年末/2025 年初)正在攻讀數碼媒體及遊戲運算理學士學位(BSc in Digital Media and Games Computing)。為了進一步豐富學習經歷,他亦於 2024 年夏天,前往德國柏林的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參與了一個為期四週的暑期課程。
人際關係觀點與挑戰 #
對人際關係的厭惡 #
Dun.DD 明確表示,處理人際關係是他最為厭惡的事情之一。此觀點主要源於他在中學階段經歷的多次背叛感和與師生間的頻繁衝突。
具體創傷事件 #
- 中一成長營(I-CAN Camp):因時鐘損壞引發的肢體衝突及後續被同學針對
- 中二 WhatsApp 群組風波:被踢出群組、因政治立場與同學爭執、被同學唐生言語攻擊
- 友誼背叛:感覺被信任的朋友(如 Justin、同學 A)在關鍵時刻離棄或出賣
反抗與自我保護 #
這些經歷讓他對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問題極度敏感,並堅信開放、坦誠、直接的溝通至關重要。他無法容忍虛偽和背後操作。由於認為受到不公平對待且溝通無效,他甚至在中三時就與老師(王教畜)的糾紛,在家長協助下向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EOC)提出了正式投訴。
長期的矛盾和不愉快的互動,使他在中學時期難以融入集體,與大部分同學關係疏離,甚至自我邊緣化(例如長時間待在圖書館)。雖然也有遇到過友善的師兄、給予幫助的老師(如中一的歷史科陳Sir、數學科林Sir、中二的實習老師、部分社工)或同學(如觀同學、毅哥的早期友誼),但整體而言,負面的人際經驗佔據了主導,深刻影響了他對社交的看法和態度。
個人反思與寫作 #
寫作習慣的誕生 #
對Dun.DD而言也是不平靜的Foundation課程結束後,標誌著中學階段的正式完結,以及籌備多年的升學計劃成功完成。暑假期間,適逢社交平台Threads的出現,Dun.DD有充裕的空閒時間,催生了他在社交平台Threads上寫作的習慣,作為整理思緒的方式。
深度自我剖析 #
英國大學的生活節奏相對緩慢,給了Dun.DD大量的時間去獨處和思考。他開始將Threads當作一本公開的個人檔案和反思日誌。他系統性地記錄和剖析自己過往的人際關係「黑歷史」。
他像研究案例一樣,詳細記錄和反思仔細回顧每一次的衝突、每一次的背叛,試圖從中找出模式,理解人性的複雜與幽暗,並告誡自己不再重蹈覆轍。對Dun.DD來說,是一種比課堂知識更為重要的學習。
寫作的意義 #
這既是他處理創傷、梳理思緒的方式,也是他試圖理解自身轉變、釐清價值觀的過程。他坦誠地記錄下自己感受到的痛苦、憤怒、失望,以及偶爾的溫暖和反思。他承認自己在某些事件中可能反應過激或處理不當,但也強調環境和他人行為對他造成的巨大影響。
他透過寫作直面過去,而非僅僅遺忘,並希望從這些經歷中學習,成為更好的人,同時也讓他人了解一個在特殊成長背景和充滿挑戰的校園環境中掙扎的個體所可能面對的複雜心路歷程。
掌握敘事權 #
Dun.DD選擇主動揭露自己的傷疤與過往。與其讓這些經歷被他人口耳相傳、扭曲成八卦,他寧願親手將它們寫下,牢牢掌握對自己故事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