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四規劃離開+入大學

Posting Time: Apr 30, 2024, 05:58 PM #

中四規劃離開+入大學1: 當時認為大學的入學之路並不容易。我在中五之後離校,但在中四規劃時,就已經感到這是一條不容易的道路。有幾次考試可能會威脅到我的學業,我可能無法順利進入大學。 如果我離開了中學,參加了英國的foundation課程但未能成功通過,由於沒有DSE和中學成績作為後盾,我可能會面臨很大的挑戰。我將無法直接升讀大學,而需要先就讀GrAMmar school、GCSE等。因此,即使我移居英國,我仍然擔心我的學業成績,我認為這將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過程。 以下是我中四規劃從中五開始到大學過程中的幾次考試,我必須全部成功才能算作成功進入大學,風險並不低也沒有太多後著,需要很大勇氣: 1,2,3:香港中學五年級三次學期考試,對我數學科的有很大挑戰 4:英國學校IELTS成績要求 5,6:foundation課程在兩個學期內通過考試。 還好最後我全部成功了

Posting Time: May 12, 2024, 05:27 PM #

中四規劃離開+入大學2: 最初當然是因為「2019不能說」的影響,大家開始考慮移民。以我家庭經濟條件,生活尚算舒適。其實不論是2019之前之後,家裡已經為我預留了一筆資金用於海外留學。 但是,是否真的移民?我還真不確定。 不過,這一切都是從我一個兄弟姊妹開始的,他比我大兩歲。 當時,「兄弟姊妹」看到香港的大學學習環境後,並不太願意在香港繼續讀書。恰好看到海外教育展的廣告,我家人和「兄弟姊妹」決定去參觀,而我並沒有去。 在教育展上,他們了解到了一個名為「Foundation」的升學計劃,並認識了一些中介,這些中介專門協助學生與英國學校聯絡和申請。這些中介的費用不需要自己支付,學校會從學費中自動劃一部分給中介。 這個Foundation計劃是一條與傳統DSE不同的大學入學路徑。例如,像我這樣中五未畢業但成績尚可的學生,讀完一年的Foundation後,就可以進入大學,避開了DSE的直接競爭。或者,對於DSE成績較差的學生,比如只有五科二級,如果連國際一年級的要求都達不到,他們也可以選擇讀Foundation。

Posting Time: May 12, 2024, 05:31 PM #

中四規劃離開+入大學3: 另一方面,如果你想進入一些更頂尖的學府,比如某些倫敦的大學,即使你的DSE成績有九分,夠資格入讀本地大學,但為了更好的學校,你仍然可以選擇讀一年的Foundation,嘗試進入那些更嚴格的大學。所以,不管是高分還是低分,Foundation都提供了另一種可能。 因此,我的「兄弟姊妹」決定在中五就退學,不參加DSE,而是直接去英國讀大學。至於我,原本計劃在中四結束後退學,然後去英國讀GrAMmar School或Year 10的課程。但我發現,如果我想在完成中四後直接去讀英國的Year 10或Year 11,找學校會比較困難,因為插班非常難。 從網上的資訊來看,如果我中四後想直接讀中五相當的課程,理論上應該是Year 11或Year 12,但通常你需要先從Year 10開始,即是GCSE的第一年。相當於重讀中四,損失一年。意味我本來在香港讀到中四,計劃中五開始在英國讀書,實際上需要重讀一年的中四。 再加上那時碰到了武漢肺炎的爆發,初期外國疫情非常嚴重,尤其是西方國家。我們聽說他們試圖進行群體免疫,但很多計劃都被迫中斷。這讓我們擔心如果那邊生病該怎麼辦。

Posting Time: May 12, 2024, 05:34 PM #

中四規劃離開+入大學4: 因此,我們最終決定不冒這個險,推遲整個計劃一年。家人只好去考DSE,然後再去英國,而我則是重新考慮了我的計劃。 而且,如果我在中五時就已經來英國讀GrAMmar School或Year 11的話,我擔心自己的英文文法等科目會不熟悉,總之對這些方面有些擔心。此外,我在網路上看到一些群組說找學校比較困難,所以最後決定放棄那個時候過來。 當時想說如果過來的話,落腳地就大約是Bristol。之後我可能讀UWE,那時候只是這樣考慮。到一年後,我家人就考完DSE。那時候我中四年尾,我家人大我兩年。在我中四年級結束時,我家人的DSE成績差不多公佈了,而且不管成績如何,我家人肯定要離開香港。 後來他找到了幾年前在教育展上認識的中介,中介建議我家人在收到DSE成績當天,直接去中介公司,通過線上方式即時向英國大學進行面試。後來,他很快就被一所大學錄取了。 之後輪到我去思考未來了,家人肯定是可以去英國讀書的。於是在2022年7月22日(為什麼記得那麼清楚?因為我有記錄下來),我和家人去了觀塘大快活,討論我的前途。

Posting Time: May 12, 2024, 05:37 PM #

中四規劃離開+入大學5: 討論的結果是,我決定選擇和家人之前所想一樣的路,走Foundation途徑,不參加DSE考試。因為我從中一開始就知道,我身處一間banding低的學校,每年能考上大學的人數屈指可數,肯定輪不到我。既然有另一條更好的路可以走,為什麼不選擇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路思考,意識到自己真的要努力了,不能再像中四上英文課時那樣戲弄老師,也不能再和不愛讀書的同學混在一起。是時候要認真開始努力了,而且這條路對我來說完全沒有退路,是我唯一的機會,已經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不用考DSE就能進入大學。 當然,我仍然有一些疑慮,例如沒有學校畢業證書和DSE成績,將來找工作可能會比較困難;或者如果大學成績不好,那就更慘了,因為我完全沒有公開考試的成績。不過,我的家人比較看得開,允許我中五退學,也相信我可以做到。而我最後也真的做到了,至少現在真的進入了大學,不過我會仍盡力爭取順利畢業。當時這個選擇的風險其實不低。 這決定衍生出了一些結果。首先,我在八月開了現在正在使用的2.0 IG帳戶,意思是重來/進化 中四規劃離開+入大學6: 然後,我去了幾次家樓下的公共圖書館自修室(當時還沒有疫苗通行證),開始了解雅思(IELTS)考試的難度,并在暑假期間慢慢開始練習英文,我在這個過程中完全感受到原來大家是這麼努力溫習的,我以前一直被困在學校自我感覺良好。我也開始認真學習數學,這也讓後來老師們覺得我變得努力了。 之後,我和家人討論後,再次聯絡了我家人兩年前在教育展上認識的中介,這次也請他協助我辦理申請。 因為當時我並不確定努力之後的成績會有多好,所以就同時申請了一所好大學和一所排名較低的。差的就是UWE,好的就是現在就讀的Sussex也是家人所讀的 在八月底,我收到了兩間大學的Conditional Offer,一所是我家人正在就讀的,另一所是排名較低的UWE,也就是梁振英讀的那所。 在Bristol,成績好的人通常會去讀Bristol University,成績差的人就會去讀UWE。當時我心想,如果我去Bristol的話,我也讀不了那麼好的大學,所以一開始就選擇了UWE。 中四規劃離開+入大學7: 因為一年前我們計劃去Bristol的時候,已經計劃了很多事情,如果我直接用UWE的方案,就不用那麼麻煩重新考慮,所以我當時把排名較低的志願填了UWE。 至於好的大學,就填了家人正在就讀的Sussex,因為這樣比較容易交接寄到英國的家庭物品,剛來英國可以一起生活,也會比較開心。總之有很多好處,我都記不清了。反正一家人在一起比較好。 這2間大學的要求可以說接近,也可以說差不多,但是它們的全球排名差距很大。它們對我的成績要求略有不同。 UWE要求我的IELTS平均成績要達到5.5分,而Sussex只需要5分。 至於學校成績,UWE要求在所有科目的最後成績表平均分合格,而Sussex好處是,它不看中文、通識和英文成績,只看數學和其他兩科選修課,所以可以說比較輕鬆,不用讀那麼多科目,至少不用背誦中文的12篇範文,我可以省下那些時間去溫習數學,兩科選修課我也有把握。缺點是數學和其他兩科不僅要合格,還要高於5分,這5分可能是關鍵,尤其是考慮到我中四學期末的數學成績只有20多分,要提升到55分真的不容易。 我當然覺得Sussex比較好,反正各有優缺點。 中四規劃離開+入大學8: 後來我仍然有些擔心,因為我家人始終是比我更厲害的人。他的DSE成績本來就足夠進入香港的大學,所以我當時擔心能否直接挑戰我姐姐的學校,這讓我有點缺乏自信心。而且我覺得UWE太差了,所以後來也問過中介是否應該去其他地方。 中介在衡量了各大學的排名/地理位置之後,推薦了樸茨茅夫大學給我。它的排名確實在兩大學之間,但我忘記了為什麼最後沒有申請,連一張conditional offer都沒申請。 事實上,我的雅思成績只有5分,根本達不到UWE的要求。但諷刺的是,UEW的排名又低得多(笑)。至於學校成績,由於我根本沒溫習中文,最後沒達到UWE的標準也很正常。 至於Foundation課程好不好呢?我感到有些猶豫。(好「狗」)你知道,我的英文水平其實並不太好,尤其是在中學時期,我完全忽視了它,只是在課堂上機械地抄書,從未認真聽過老師的教學。教學品質也非常差。因此,我一直擔心花費兩千元考一次IELTS,會不會達到合格分數,要求是5分或5.5分。如果我失敗了,可能就需要重新考試。所以,事實上,面前有兩個選擇。 中四規劃離開+入大學9: 其中一種方法是普通的重考,直到達到足夠的分數為止。另一種方法是在英國參加特別的英文補習班,這意味著除了平時上課之外,你還需要在額外的時間參加這些英文課程。即使你的英文水平很差,他們也會收你,但當然要額外收費。 所以你需要自己衡量,如果第一次成績不夠分,究竟是多考幾次更划算,還是直接到英國上英文課更划算?每週會比其他同學多上一兩節課,而且收費會根據分數而變動。分數越低,費用越高。 如果你只差目標0.5分,你只需上一個額外的英文課程;但如果低於目標1分或以上,你就需要上兩個額外的英文課程,費用自然也更高。但這樣的安排可以保證即使你只有4分,仍然可以入學。

Posting Time: May 17, 2024, 04:18 PM #

中四規劃離開+入大學10: 所以如果你說我變了很多,我覺得是在7月大快活之後才真正改變。Jay 5/6月就說我已經變了很多,但我覺得那時候並沒有明顯的變化。 到了八月底,我家人要離開的那天,在香港機場我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那天在機場和家人繞了一圈才送他們進禁區。 我看到英航那邊有很多人,大家都提著大包小包,看起來像是大量的人在移民。我才知道事情真的非常嚴重,原來大家都這麼認真地在離開,看到英航的櫃台那麼熱鬧也不奇怪。而且送走家人的時候,那種離別的感覺,就像電視上那些人送別親友去移民一樣。雖然我遲早也會過去,但那時候還沒過去,所以感覺就像電視節目裡送人去移民的情景,完全發生在我身上。 有時候在電視上看到那些移民節目裡的人在機場入閘區門口道別,我覺得那些是少數,可能是特意演出來的。但當我真的在現場看到時,才發現原來很多人都是這樣,很多人都和親友合影後才進去。我親眼見到這一切,而且因為有一年時間都不會再見到我的家人,他們真的去了英國,下一次見面我們就已經在英國了。雖然我心裡知道這些,但真的發生時,仍然覺得很震撼。說了這麼多年,終於不是空談,這次是認真的,是一個大計劃,不是說笑的。 中四規劃離開+入大學11: 當時我終於知道我要努力,這是一個震撼教育。那天搭機場巴士回家的時候,我整個人都很呆,因為很難想像一年內都見不到一個和你生活這麼久的家人。 總之整件事非常震撼,無論如何,這次經歷讓我更加能夠說服自己去讀書。我覺得以前尤其是在這間中學學英文,完全沒有任何動力去溫書,超級離地,搞得我對溫書有負面印象。結果我現在自己在用Duolingo學語言,自動自覺下載一些App來學習,原來我一直不努力溫書只是缺少一個理由。 所以,最後我比我家人晚一年到達英國,有家人作為先頭部隊探路,我們可以把一些物品寄到家人的宿舍儲存。雖然當時我不確定自己最後會去bristol還是brighton,但如果最終去了bristol,我就得再讓家人通過英國本地郵局把箱子寄到bristol。 另一方面,我始終都在讀比較差的中學,因此我真的很擔心能否成功入讀和家人一樣的那間學校,這實在是一個越級挑戰。如果我能夠入讀,就代表我好像和他們一樣厲害。雖然透過Foundation有些取巧的成分,不是真的像他們那麼強,但無論如何也能進入那所大學。 中四規劃離開+入大學12: 說回正題,我在八月獲得Conditional Offer之後,中介告訴我我家人現在就讀的那間。如果在一月之前確認入讀並支付訂金,還可以有早報名優惠,能省下接近一萬hkd。但當時我還沒考IELTS,完全不知道考試成績會如何,而且信心不足。但我最後還是決定先支付訂金,意味著如果IELTS或學校成績不夠分,我一定要達到標準,沒有回頭路,這增加了壓力。好在當時第一學期成績已經出來了,我在學校的成績是夠的,但風險仍然存在,因為第二、第三學期的成績可能不夠分。雖然英語成績不夠分可以到英國再補習,但學校成績不夠分卻沒有任何補救方法。風險不小。 後來考完IELTS並且成績合格之後,本來應該努力準備第二學期考試,但因為肺炎疫情,考試取消。第三學期考試本來打算努力,但又因太遲,8月5號才有成績表,英國學校直接不看第三學期的成績。因此,我從來沒有正式收到一張正式的Offer。和英國學校交流的信件中全部都沒有一張正式的錄取通知,都是關於入學申請的個人資料,所以可以感受到他們應該是錄取了我。 這次甚至連面試都不用,直接被取錄。所以到了六七月我才確定他們真的收了我。 中四規劃離開+入大學13(完): 現在回頭看,我可以說我在一月考完IELTS之後其實已經成功入讀。所以考完IELTS之後那段時間,我通常都是整理家裡的東西,打包行李,然後去郵局寄過去。搞完這些之後,通常都會和家人一起去逛逛街,感受一下香港的生活。 第三學期考試我沒有努力溫,結果我在中學最後一張成績表上有一個“暫準升級”的印章,哈哈。我看應該有不少人也有“暫準升級”的印章。其實我有問過老師,這個“暫準升級”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我上了級之後成績差,是不是可以跌回去?但我已經不記得老師是怎麼回答我的了。 後來我到了英國幾個月之後,第一次去遊覽探索其他城市並且在那裡住酒店過夜的目的地並且在那裡住酒店過夜的城市就是Bristol。我還特地坐巴士去看了UWE 打卡,看看這裡和我現在就讀的地方有什麼不同。因為這所大學我當初計劃了幾年要來讀,但最後還是沒有來,而且它的排名也比我現在讀的那間差不少。但理論上也可以說是因為我IELTS不夠分,所以他們不收我🤡🤡。唯一的好處可能是它位於大城市,交朋友可能會比較容易?

Table of Contents

⌨️ Keyboard Shortcuts

G Go to top
T Toggle theme
O Toggle TOC
? Show shortcuts
Esc Close pa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