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ing Time: Jul 15, 2023, 01:37 PM #
自言自語-2 中五2022年3月暑假中文功課1-背景 (15-07-2023) 今日開始分三部分講吓上年3月「暑假」嘅中文作文功課,先講背景。 上年三月突然之間跳咗個「暑假」出嚟,我本來一月尾考完Ielts 之後三月諗住努力溫書考好第二學期考試然後有張靚嘅成績表去申請學校,點鬼知突如其來嘅暑假搞到第二學期考試取消左唔使考,然後第三學期考試由於暑假推遲咗,收到成績表嘅日期已經係八月太遲,所以啲學校都唔理第三學期成績,只係睇第一學期成績表。 所以去到呢個階段,我可以話係準備好所有成績離開弱智中學,而且成功離開既機會因為暑假嘅出現而大幅上升。 每逢暑假嘅出現,老師又點會放過呢?所以中文蛇就出份功課放喺google classroom ,有4題可以揀一題做,其餘三題要寫唔寫呢題嘅原因。我就揀左做第4題-試以「在黑暗之中,我看到光明。」 為首句,續寫這篇文章。 明顯喺Band3學校入面即使過左deadlines 有交嘅同學唔多,呢題全班接近30人只有18人交左,包埋寫左唔做呢題原因嘅50字。其實真係失望但唔意外,咁嘅學習環境可以令我成為好嘅人?咁亦都係其中一個我走嘅原因。
Posting Time: Jul 17, 2023, 08:15 AM #
中五中文「暑期」功課原文 放喺度留念記錄 ❓寫作題目四:試以「在黑暗之中,我看到光明。」 為首句,續寫這篇文章。 在黑暗之中,我看到光明。 人生得一知己,儘管在笑,還是以笑容作面具,騙得全世界,卻騙不到這個人,那就是自己。 從中三開始準備公開考試的那刻,我就一直活在一個只有努力學習的世界裏,日夜期望變成功的一個,只好將心埋藏,沒有了以往的笑容,不論在明亮或晝夜都如一,只有老師一直都説要努力用功入大學,家人説考得好人生就好了,可是我自己雖然曾經想騙自己「我可以的」,但我根本騙不過自已。 自問深知自己在一間低排名的「爛仔學校」,而且我的成績亦不算好,在學校每年公佈的本地入大學人數中,根本沒有十人,所以想騙自己但卻自知即使努力一倍也不可能入大學的,再加上一次又一次成績打擊,學科老師在未按時完成功課時暗諷「祝你的公開考試成功」,而一次又一次的令我懷疑,使我再騙不了自己。開始進入黑暗。 我知道別人說「在學習中,我們應該學會堅強,在黑暗中尋找解脫的光明,當你在黑暗環境中時,如果不抬頭看看,那麼你永遠找不到解脫的方法,找不到光明。 」的道理但是在這在情況下我可以怎做,如果放棄就真的進不了大學,但努力也幾乎不可能成功,怎麼好?不知道,但若終於遇見了一個令人生仍然不失敗的逃離方法,我會很樂意逃離,逃離眼前的一切批評,逃離身邊的一切老師的冷眼及令自己重拾自信快樂找回自己的未來發展,有人試過嗎?試過放棄自己以前的努力,只因為看不到未來及希望,當身邊人人都勸你別放棄(學科老師叫你別放棄不過卻不把你看好),你卻沒理世俗的目光,只專注凝望你自己的未來。 而就在一次機會,我終於看到了一個逃離黑暗的光明方法。「根據此際心裡的指引,去解救黑暗刻意堆砌的困惑」,就是想走自己的路,不再依賴那些「爛仔學校」的某些老師,用自己的能力及方法去成功。這樣就能逃離眼前的一切批評,不理會身邊的一切老師的冷眼及令自己在自信快樂的方法下前進並找回自己的未來發展。 那麼我最終會選得對嗎?這答案只有自己才知道,但成功與否,從來只有我們來定義,若你覺得是值得你狠狠做下去,奮不顧身的下去,不理朋輩壓力多大也下去,那麼,就放心去吧。 現在已經是我中五是第三學期了,代表我的中學生涯也即將走到終點站。在中學生涯的最後我發現,從前的努力及黑唔路也沒白走,因為從前的黑暗,攜同著信念,讓我痛也讓我成長,起碼終學懂怎分辨誰值得你依賴,哈,就是自己! 註:並非虛構內容 https://padlet.com/nwcs122/4-5a-2021-22-af98pt67t2q7pa8n/wish/2152611256
Posting Time: Jul 22, 2023, 09:17 PM #
自言自語-4 中五2022年3月暑假中文功課(2) -哪裡只得我共你 (23-07-2023) 今日講吓寫呢篇文背後既故事,四題入邊揀呢題係我意識到可以借呢份題去寫一篇告別文比老師同學,因為寫呢篇文之前我從來冇話過俾任何同學知,我可以透露一下我嘅諗法俾啲同學知道,雖然係好似呢篇文一樣根本冇人在乎。 篇文嘅概念同框架建基於我一月尾考IELTS之前溫書嗰段時間最鍾意聽嘅歌-Dear Jane 哪裡只得我共你,我想用自己雙手將自己拯救逃離人類荒謬-5%大學率,同時21年11月發生嘅事令我覺得「我們身邊太多批評干擾敏感生命不想太清醒」,「我們身邊太多假人心中太多傷痕等不到私奔」 ,所以到3月一切大局已定嘅時候用呢首歌寫告別文。 然後上網就搵到呢篇「【鄺俊宇】哪裡只得我共你 - 新Monday」,發現幾適合我用,同我諗法相近,所以就改呢篇文,利用原文改篇成我諗嘅嘢。 除左有「哪裡只得我共你」仲用左考IELTS嗰朝聽嘅歌嘅歌詞入篇文,可以記念喺篇離別文入面。
Posting Time: Jul 22, 2023, 09:17 PM #
值得注意嘅係我交呢份功課會全班都見到內容 包括我寫「爛仔學校」,絕對會影響某人對我印象。其實咁寫亦同2021年11月所發生嘅事有關,當初我班某同學喺secret 開地圖炮,一口氣鬧全班,我覺得我都可以咁玩嘅,雖然人哋黐線我未必要跟,但我先喺唯一可以咁講又唔怕後果嘅人。既然係咁就話間學校啦,反正Band3係事實。😄 當時寫呢篇文嘅困難係唔可以寫得太明顯,怕發生不必要的事,我相信明嘅會明,例如中文余sir 一早就知我嘅決定。 但係如果你問我啲同學係咪真係有睇過我篇文?我嘅答案係肯定嘅。喺我寫之前嘅人冇人寫學業壓力,我寫咗之後有幾個同學跟風都係寫學業,而且都係講DSE大學。不過我本來就唔理有冇人睇,最主要係放上去之後有啲爽。XD😆
Posting Time: Jul 24, 2023, 07:17 PM #
值得關注嘅係交呢份功課會全班都見到內容,包括我寫「爛仔學校」,絕對會影響某人對我印象。其實咁寫亦同2021年11月所發生嘅事有關,當初我班某同學喺secret 開地圖炮,一口氣鬧全班,我覺得我都可以咁玩嘅,雖然人哋黐線我未必要跟,但我先喺唯一可以咁講又唔怕後果嘅人。既然係咁就話間學校啦,反正Band3係事實。😄 當時寫呢篇文嘅困難係唔可以寫得太明顯,怕發生不必要的事,我相信明嘅會明,例如中文余sir 一早就知我嘅決定。 但係如果你問我啲同學係咪真係有睇過我篇文?我嘅答案係肯定嘅。喺我寫之前嘅人冇人寫學業壓力,我寫咗之後有幾個同學跟風都係寫學業,而且都係講DSE大學。不過我本來就唔理有冇人睇,最主要係放上去之後有啲爽。XD😆
Posting Time: Dec 22, 2023, 12:36 PM #
我為什麼決定要安靜地離開中學(退學) 1怕有事 為了保留最後在學校的美好回憶,不希望因事先宣佈而引起不必要的爭議或阻撓。 2. 如果最後無法成行,低調離校可以避免尷尬,也減輕可能面臨的質疑或指責。 3. 我的性格(I人)向來不喜歡在他人面前張狂表態,默默離開反而更符合本人風格。 4. 避免事前宣佈帶來的過多詢問、勸阻情緒,以及日後可能面臨的後悔與遺憾。 5. 不想因為過於張揚而吸引太多不必要的關注。(雖然似乎是失敗了) 6其實不太算完全安靜 因為已經常常向學校朋友暗示 例如退學 7即使我日日倒數中學生淵返學日 在上學的最後幾個月之中仍然感到好無聊 8.我知道有同學中六畢業後去澳洲留學有七個朋友在機場送機 但我仍覺得我當時低調較好,因為根據我的經驗低調可以減少壓力並自我保護
Posting Time: Jan 13, 2024, 05:40 AM #
小第嘅中五數學科總結: 在中四數學科年末只有二十幾分,合格分數是50,我收到的有英國的有條件offer要求我達到5科55分(不包括中文)的合格標準。我為了實現這目標非常努力,下定決心要盡快將自己的數學分數提高一倍。 我原本將努力分為三個學期,其中數學是第一學期,英文是第二學期(考ielts)。而在聖誕節聯歡期間,當我沒有事情可做、手機無聊時,我走去問電腦老師第三學期的電腦難度是否較高。老師表示確實有一些難度,因此我決定第三學期專注提高所有科目的水平 實際上,當初我並不知道由於肺炎的影響,第二學期的學校考試會取消。提前開始暑假,導致第三學期的成績報告延遲至八月才發布,而英國學校已經不再考慮這段時間的成績,八月已經太晚了。我只需專注努力在第一學期的學校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這也代表著一試定生死。 由於第一學期我努力使數學達到合格水平,我積極尋求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尤其是在第一學期的數學科目上,我基本上每天小息時都在尋找老師或同學詢問數學問題。 最後當第一學期考試派發考卷,老師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你終於合格wo(了)」,然後我笑了一笑就沒有了。
Posting Time: Jan 13, 2024, 05:40 AM #
2022年5月當我幾乎確定被英國學校錄取之後, (學校已經不再考慮這段時間的成績) 有題數學功課我不會做,但次日就要交。於是我向家人求救,他們在YouTube上找到一位教類似題目的老師Herman Yeung的教學影片,將連結發給我,並幫我解答了問題,然後我就在次日交了功課。幾天後,老師在我的功課旁邊上寫著: “自己做不要抄襲同學的功課,我不認為你會做。” 然而那個YouTuber卻是他推薦的,他之前在課堂上說當我們不明白某些課題是我們可以看那些YouTuber(包括Herman Yeung)的影片作參考 。 可是當我認真看了之後他就問也沒問就直接說我的功課是抄襲的,這樣太過分了吧! 之後每當我不會做,我就直接寫着IDK,懶得浪費時間做,反正做了,我理解了也沒意思,過兩天功課簿上就見到數學老師在題目旁邊寫"Try”。 所以我就想知道,認真做的你就說我抄襲同學,不會做又叫我Try ,我中學數學老師不就是逼着我要做錯嗎? 高中諷刺的人際關係 3
Posting Time: Mar 07, 2024, 09:23 AM #
我中五體育課的成績是F .. 中五教我體育科老師移民去英國,並在學年結束前一個月就離開了,沒有教到最後一天。由於我的成績單將被大學查閱,因此每一科的成績對我來說都至關重要,我不希望任何一科的低分拖累我。然而,當我收到第二學期的成績單時,卻發現體育科得了一個F?我馬上向融合教育組的社工老師反映了這個問題,但因為成績單已經出來了,他們無法再修改。 當時我向他們說,你們都知道我肌肉有問題五年了,連平機會都上過,用不用這樣給我F 啊? 你們明知道我無法完成那些體育活動,卻以一般正常肌肉的人的標準來評估我,當然給我F,這太不公平了,我不是要求給我A,但至少也不應該是F啊。你們又說有調適的。融合教育組啲人就回覆我說好吧第三學期會幫我,不會再F了 。 我也希望離開時我的成績單能夠看起來漂亮一點。當我知道原來那個體育老師最後一天上班要離開學校,我特意去找社工,告訴他今天是體育老師最後一天上班了,你能不能和體育老師說讓他不要給我F,不然之後就很難補救了,社工說他會試試去找體育老師談談。 但當成績單出來的那天,體育課的成績仍然是F…。 派成績表當天也是我退學前最後一天上學,本來就約了社工拍照,社工告訴我他已經找了我的體育老師,他已經同意了,但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成績還是F。成績單已經出來了,社工們再次無能為力,體育老師也已經飛往了英國。所以最終我只能硬著頭皮接受,社工也只能道歉。 體育老師啊為什麼你移民去英國也不放過我?我那裏得罪你了。反正中五絕大部份時間都在zoom沒有體育課。
Posting Time: Jun 30, 2024, 02:18 PM #
離開沒遺憾?-1 我那時離開之前也有想過怎麼退出會更好,事實上我是不知道該怎麼道別。我其中一個決定就在基本上離開已成定局的5月2日在secret寫了這篇文問大家:「1225 中五,想問下各位大師兄要做乜野先至會令自己畢業時對伍華冇遺憾?」 沒想到secret的管理員對這個問題很熱烈,他們把我的問題發到貼文,還特別把我的問題放到IG限時動態上, 然後問「你哋話呢」 然後很快就收到其他同學的回覆: 🈯️「走堂」 「上sing con,多啲揾社工玩,咪成日串老師」 「搵個男朋友 仲有 唔好上jfft台做白卡佬 好撚柒」 「畢業旅行偷單車」 「串下老師」 「建議選擇某些呃人工教畜」 「下年而家呢個時候食返個中一師妹老實講」 「Last day成班一齊玩已經好好」 「信升學 得永生 話說好似改咗名~ 不過換湯不換藥」 離開沒遺憾?-2 🈯️ 「喺班房玩四驅車要砌埋賽道」 「當消防員間返學 逢二放一」 「自己做自己嘅監護人 請下假先,拎連假讀書 休息 做啲對自己dse有用嘅嘢」 「多啲同fd玩 遲啲未必再見到」 「認認真真咁考好個dse,包你唔會後悔」 「下年考嘅其實而家要開始發力」 我自問那些我覺得認真的事我都做完了吧,比如逃課🤡,找社工玩,不上學申請假期自己溫習,兼且休息。 那理論上我的遺憾應該不算大吧? 反正這間沒用的學校除了攻擊老師同學,本來就沒什麼好做的……
Posting Time: Aug 20, 2024, 08:03 PM #
高中的最後一天-1 由於我遲遲沒有收到英國大學的入學確認信,所以一度懷疑他們是不是真的錄取了我,這也導致我延遲了提交退學信,以及機票。結果,後來才發現原來他們早已經錄取了我,只是因為我不需要申請學生簽證,所以沒有收到完整的錄取通知信。導致,我在最後一個學期考試結束後二天對卷日中的第二天才正式提交了退學信,而距離收到成績表正式退學日只剩下最後一天的散學禮要上學。 在提交退學信的那一天,也就是對卷日的第二天,當天最後一堂課是地理課。地理老師在課堂上發放了考試成績,進行了解題,地理老師也會在這個學年之後離開學校,所以他也向同學們交代了他離開後新老師的安排。儘管同學們在接下來的幾天還會見到他,但老師還是提前向大家告別。當時,老師直接在課堂上問我是否還會回來補課,我回答說不會。他隨即就想到這次課堂就是我們的最後一次見面。 聽到這番話,坐在我後面的B班同學主動對我說:「哎呀,你這麼快就要走了啊?」這讓我感到非常意外,因為平時我很少跟他聊天。更讓我驚訝的是,他還主動伸出手,示意要和我握手,握手之後,他鼓勵我,祝我一路順風和成功。
Posting Time: Aug 20, 2024, 08:05 PM #
高中的最後一天-2 因為這個舉動,我主動向他要了InstagrAM帳號,本來是打算建立聯絡方式,感覺B班的同學比我班的同學更友善。 雖然最後我們並沒有在InstagrAM上聊過天,甚至當時他只加了我的舊帳號,而我其實早就開了新帳號,之後也沒有在那個舊帳號上傳過任何內容。當時我也忘了讓他加我的新帳號,這讓我感覺好像浪費了當初問他要IG的那個時機,這是我的疏忽,沒有說清楚,所以現在也沒有交流。但這一幕仍然讓我印象深刻。畢竟,我們在Pre S1時期就已經短暫地同班認識過,也一起讀地理渡過了兩年。 至於地理班上的其他同學,大部分人似乎並不太在意我的離開,特別是CD班的同學們。相比之下,B班的同學顯得更加和諧友善,雖然他們並不是精英班,但他們的友好態度讓我感到溫暖。 不過說實在我不知道他後來看到secret那些罵我的貼文之後他會有什麼感想了,他可能對我的印象大幅變差,畢竟我真的沒有跟他相處得多久,他也不完全知道我的人格是怎樣的,可能會從其他我班的同學口中聽到我的人格吧。 下課後,在其他同學都離開課室後,我特地單獨找地理老師聊聊,我也詢問了他的他的計劃。
Posting Time: Aug 20, 2024, 08:08 PM #
高中的最後一天-3 地理老師告訴我他打算移民到台灣,但他要忙到8月31號教完補課才走,而那時我已經飛走了。 互相鼓勵之後,因為我在我的5A教室裡坐在最後一排,所以很方便偷偷玩手機。我用手機拍下了每次老師發回來的考卷,因為我已經不可能拿到實體的考卷了,大多數考卷都要還給老師,而我想記住我的分數。然而我坐在地理室的第一排,我特地問老師能否用手機拍一下我的試卷,他甚至沒有懷疑為什麼我在回到課室取回手機前可以擁有手機的?雖然我知道一般來說,試卷之後會發還給同學,但我應該不會在學校等到那天了,所以我希望能把這份卷拍下來留作紀念。結果,老師聽到我這麼說後,特別好心地檢查了一下分數表,確認分數沒有問題後,直接把試卷給了我,讓我帶走,而不只是拍個照片,我當然很感激。 在最後,我特意和地理老師合影,幸好他也同意了,因為我真的覺得他是一個很好的老師,對我幫助很多,教得也很好,他講的話也非常合理,由於,我還特地在放學後找他聊了聊,也就是我之前說過的導致我延遲了回課室取回我早上放到夾萬保管的假手機而要到拿回我的手機。
Posting Time: Aug 20, 2024, 08:08 PM #
高中的最後一天-3.5 在我和地理同學們及老師道別後,剛離開學校,我就感到很爽,之前所說因為我在幾位同學面前大肆宣揚我早上並沒有交真手機,我私藏手機了,可班主任也只是笑笑,而且同一天裏面也獲得了不少的鼓勵。於是我在乘坐巴士回家的途中終於向我的朋友坦白了。
Posting Time: Aug 20, 2024, 08:09 PM #
高中的最後一天-4 我突然在IG上告訴其他同學我即將退學的消息。我也不明白當時為什麼要這麼神秘, 一開始只是在IG的故事裡放了一張退學信的照片,當然把家長的簽名塗掉了,還有一張是我那天早上交給數學老師林Sir的退學信照片,(實際上,我的退學信是先交給教我數學的社工林Sir過目的,再由班主任林sir 幫我交到校務處)結果直到有同學私訊我問我發生了什麼事,有什麼計劃,我才自爆我要去英國。😝 自然,這讓我的同學們感到非常驚訝,畢竟我突然宣佈這個消息,雖然他們可能早就覺得我有點怪怪的。 因為我必須在我充滿把握我肯定能夠離開之後才交退學信,這意味著我的朋友同學們在知道我離開到我真正離開,其實只剩下一天的時間可以在學校見到我。雖然在此之前,我已經暗示過很多次了。 在最後一天上學之前,在我交退學信的同時間我早已約好了非常友善的社工林Sir,他是我中一的班主任,也是他讓我中五數學合格的,絕對是我成功離開背後的幕後功臣,我們約定好那天在學校一起拍照留念。 高中的最後一天-5 到了當天(2022年8月5日),一般來說,我通常都是在臨近8:00之前幾分鐘才到學校,避免太早到而不得不和同學相處太久,讓我感到孤單和尷尬,例如就是只有我一個自己坐在課室的後角落。所以平常如果比較早起床有時間我會先去麥當勞吃個早餐再回學校。 然而,那天我因為緊張而早早醒來,無法再入睡,心裡滿是對如何與大家道別的焦慮。對我來說,這一天極其重要,但對其他同學而言,這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上學日,如果沒有獲獎就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會發生。當時,大部分同學根本不知道這天對我有什麼特別意義,不過即使他們知道了,恐怕也不會怎麼在意,哈哈。 因此,當我一進教室時,本來打算像平常一樣自己坐在角落裡。但這天特別的是,八點前的一兩分鐘,整個教室裡竟然只有一兩個同學在!我後來才發現原來是我太早到了。 原來那天是散學禮,返校時間是8:30,我卻誤以為仍是平常的8:00要到校,早到了整整半個小時,莫名其妙地成為我中五以來最早到學校的一天。結果我還是只能自己一個人坐在一邊,玩手機等上課。 高中的最後一天-6 不過,黑板上已經被英文老師寫好了暑期作業的截止日期,而中文老師也早早到了教室,把他的文具箱和一大堆練習簿、已批改及核對的考試卷放好,準備之後發還給我們。 由於還有半個小時才正式開始散學禮,其他同學又還沒到,我便決定先玩一下手機。結果發現我帶了兩部手機來學校,卻把SIM卡插進了要交給老師檢查的假手機裡,真正的主力手機竟然沒有SIM卡,而我也沒帶SIM卡針。我頓時感到無奈,因為這意味著我無法偷偷上網玩手機了。 隨後,我瞄了一眼教室前面老師的桌子,發現中文老師的文具盒還在,於是尷尬地走過去,發現裏面竟然有萬字夾,我從中拿了一個,拉直後當作SIM卡針,成功地將SIM卡重新插入主力手機中。但考慮到如果再把迴紋針還回去可能會引起其他同注意,我最終還是把它留在了我桌上,希望中文老師不會發現。幸好,當天老師上課時似乎沒有察覺這件事。 早上8:30之後,大部分同學如常進入課室,只有幾個同學因為要去禮堂領獎或者做義工協助散學禮而不在。我發現有一位朋友到了時間還沒出現在課室,心想:「咦,不會吧?是不是去領獎了?你竟然有獎領,真厲害!」 高中的最後一天-7 (順便一提,我在這學校讀了五年,一次獎都沒領過)。後來祈禱結束後,他才回到課室,沒有參加到頒獎禮,原來他只是追不上巴士遲到了,嚇死我。 至於散學禮和平時的上學有什麼不同呢?通常散學禮的時候,全校師生會聚集在禮堂,由校長和老師們帶領祈禱,然後校長會發表一大段講話,接著就是散學禮的重頭戲——頒獎典禮。禮堂裡會有許多嘉賓,如家長、校監,甚至由校長親自頒發獎項,尤其是全級前三名的獎項、最佳進步獎等等。我們這些沒有領獎的學生就坐在下面,負責鼓掌。 由於當時還有防疫措施,學校不可能讓全校學生聚在一起增加病毒傳播的風險。因此,學校只能在班主任收了我們的手機之後(當然,我交的是假的手機),打開電腦,透過Zoom觀看禮堂的直播。 好處是我坐在課室最後一排的角落,看著別人領獎時,給了我機會不去認真理會他們,反正獎項又與我無關,我也不是獲獎人的朋友,為什麼我要為他們感到高興呢?尤其我早知道學校分數根本不實,沒任何代表意義,何必替他們慶祝? 我只好無聊地偷偷玩手機,拍一些照片,紀錄下全班同學站起來祈禱的情景,算是我在學校的最後一天進行祈禱。由於我不信教,這是我最後一次進行這種儀式。
Posting Time: Aug 20, 2024, 08:09 PM #
高中的最後一天-8 如果在禮堂的話,我會被很多不同的老師全方位地注視,連「瞌眼瞓」都可能不行,更何況是玩手機,很容易被其他同學看到然後舉報我。因為即使是學生最後一排的位置,後面還有一些老師坐著,而看台上也有老師可以看到我們。 拿出手機來玩讓我在無聊的場合中稍微不那麼枯燥。雖然我也不知道即使拿到手機後,能做些什麼有趣的事情,只能自拍、拍下角落的照片,留下這些最後的回憶 當他們在頒獎的時候,我心裡其實在偷笑,因為那些獎項並不真實。得到學校這些獎項,可能會覺得很了不起,好像全校最優秀的幾個人一樣,但實際上這些獎項毫無意義,進入DSE考試才是看真正實力的時候。如果要我為班上幾個去禮堂領獎的同學鼓掌,我會覺得很蠢有在這個不具代表性的制度下獲獎什麼了不起的。 我反而更覺得自己比他們更優秀。即使我的成績在學校裏平均並不出色,但我中中早些已經有勇氣參加英語公開試,已經成功退學並且預訂好機票去英國,五天後離開,我可以說,當時我的未來至少比班上大部分同學更有希望,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雖然我在中學班級是精英班,裡面肯定有幾個同學能考上大學,這點毫無疑問。
Posting Time: Aug 20, 2024, 08:10 PM #
高中的最後一天-9 但我會誇自己我已經比他們優秀很多。最終我確實做到了,我現在確實進入了大學。當時的同學為那些可能被學校欺騙了成績的人拍手掌,而實際上當時唯一已經知道的贏家卻是我。 想一想,我覺得自己挺特別的。就像唐同學在中五那樣,可以有膽量對抗全班,與全班為敵,再不知道自己能否全身而退或者有什麼後果之前就已經不顧後果地討厭並辱罵全班。而暗地裏可以做到這一點的人,其實是我,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知道我能成功退學、離開這裡。但我沒有這樣做。 這種感覺很特別,我在中學時期似乎是那個在背後、沒人知道的情況下笑到最後的隱形空氣人,直到我真正做到了,他們才發現:「啊,原來是你」! 雖然這樣說有點像「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畢竟沒有人替我鼓掌,但我內心真的覺得,我並不在乎他們的掌聲,我覺得一張進大學的入場券比這些掌聲重要得多。 接著,學校宣布了今年有哪位老師退休或離職,並感謝他們的付出。理所當然地,那一年也有不少對我很好、與我同一年離開中學的老師。例如,我的中五體育老師與幾位老師一同在散學禮前的一個月左右已經移民到英國。我的電腦老師,兼任班主任,也要退休。
Posting Time: Aug 20, 2024, 08:10 PM #
高中的最後一天-10 地理科老師則在8月31號工作結束後也要移民到台灣。社工黃姑娘也要離開。 因此,如果我留在這間學校讀中六,我的DSE成績將會很難預測。因為我的DSE考試涉及六科,我有兩科選修科的老師正好因為移民或退休而離開了,這意味著我必須重新適應新的老師,重新追趕課程進度。新老師可能還未曾教過高中或剛剛入職,這對我會有很大的影響,從以往的制度要重新適應。 我認為離開對我來說是一個更好的選擇。而且在5a班上升到6a時,除了原本在那裡的林Sir當班主任,來了一位新女班主任取代。 頒獎典禮後就到班主任的時間,禮堂的活動已經結束了,班主任首先派發了每年一份的「校訊」,裡面有我們不同的活動照片,還有一些對外誇耀學校同學成就的內容,比如校長的話、家長教師會會長的話之類的廢話。 高中的最後一天-11 之後,我們作為中五上中六的學生,我們沒有暑假,在9月1日正式中六返學之前都有補課。當時正值肺炎疫情,老師要求我們每天返學之前都要量體溫才可以回校。因此,老師發了特別的體溫表紙給我們,要求我們每日自行記錄體溫。入學校會有校工檢查我們的體溫,但其實只要隨便填寫正常體溫的數字,基本上也沒人會發現。但如果填寫正常體溫,學校會要求你當場量一次體溫。 之後,由教我電腦的班主任宣布了下一年哪些同學會升中六,只有我不會。之前也在「離開-中五通知學校同學老師的過程 ,他們是怎麼知道我離開的?7️⃣ 」文章說過,這就不再詳細描述了。 當時班主任宣布我第二年不會再在這裡的消息後,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姓邱的同學。沒錯!就是之後那個在我到英國取得我信任之後搞事害我死的垃圾 (詳見:「中學諷刺的人際關係-1」 ,「退學到英國後與香港中學同學的關係」系列) 邱同學從來不是我朋友,也很少交流,但他是極少數知道之後來跟我說話的人。他好像是在極短的休息時間來跟我說了一些客套話,問我是不是要離開了,「祝你一路順風」等,我也對他表示了感謝。
Posting Time: Aug 20, 2024, 08:11 PM #
高中的最後一天-12 之後,我看他算是班上小數「關心」(這裏這裏是貶義)我的同學,我當時就提議放學後一起拍張照片留作紀念,他當時答應了。 然而,剛放學時,邱同學卻直接和其他同學一起直播離開了課室,完全忘記了跟我拍照的事。當時我沒有太多懷疑,只是覺得他可能是忘記了,沒有意識到這已經可能是一些隱喻。 之後我在拍照後後去小食部打算吃最後一餐時,意外地看到姓邱的同學又出現了,而且他還和另一位同學一起走出學校。我看到他時,他似乎也看到我一眼,可能沒有看清楚,不管怎麼樣,他最終並沒有跟我拍照。 雖然有些失望,但我也不在意,畢竟平時我們也不算熟。後來,在我坐飛機離開後,邱同學卻發了ig 訊息給我,提到我們有五年的同窗情誼,這讓我感到有些感動。於是,我便把他加到了我的私人InstagrAM上,這也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
Posting Time: Oct 23, 2024, 02:47 PM #
高中的最後一天-13 班主任在派發了一大堆通告,也宣布有那些人可以升讀中六後,放學前派發了我們的成績表。老師逐一叫我們上前領取成績表。當我拿到自己的成績表時,我呆了,因為我早在體育老師離開香港之前的最後一天上學時,已經請求社工林老師幫忙不要再讓我體育科拿到F,但最終結果仍然是F。我感到非常失望,即使我要走了學校仍不放過我。 此外,其他老師也來發放他們的功課簿和暑期作業,這樣就接近放學時間了。 在我交退學信那天是在7月21日,雖然就只剩在8月5日散學禮是上課日,可還中間有十天左右的不用上學時間。 我放學後在IG上發帖宣布自己即將離開學校,並且成功約了幾位同學在最後一天一起拍照。 到了當天,當老師宣布放學後,我首先在課室上與班上幾位朋友拍了照片。當然,大部分同學已經早早離開課室,我只叫了Pig和Justin一起拍照。也是在同年離開學校的電腦科老師莊Sir,仍然在課室裏面,所以我也叫了莊Sir一起拍照。我還和莊Sir簡單聊了兩句,談談未來的發展。幸運的是,他沒有怪我,家長日那時沒有和他提過我要走。 高中的最後一天-14 拍完照片後,我跟Pig哥道了別。中五他常常陪我放學,一起坐同一輛巴士回家,這天我們無法再這樣了。 我在課室裡又拍了幾張照片,隨後和Justin一起到二樓輔導室門口,成功找到中五年尾數學合格的林Sir,一起拍了照片。林sir表示,他知道今天對我來說很重要,所以特意打扮得比較好看靚仔,來和我拍照。 我突然想起,之前我們約好要一起拍照的其他班的朋友,我可以叫他們過來順便一起拍照。我傳ig 訊息後才知道他已經在參加課後活動。雖然他的時間有些寶貴,他知道我今天是最後一天,特意來找我,也還是找5分鐘過來和我拍了合照。那時候,我感到非常温暖。只有我自己的外表不太好,我們拍完照後,他很快就回到課室去了。 由於前一晚睡得不好,睡眠不足導致返學時過於疲倦,拍出來的照片效果不佳。其實當時我的心情非常複雜,不知道應該如何面對這個告別的時刻。雖然我終於要離開這所學校了,但我並不覺得開心,也不會因為要離開同學而感到特別傷心,只是有點緊張。這畢竟是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時刻,然而,當天拍的照片卻沒有想像中那麼帥氣,反而顯得有點失色。
Posting Time: Oct 23, 2024, 02:48 PM #
高中的最後一天-15 同時,我向林Sir詢問了為什麼我的體育成績再次是F。由於我之前已經在文章中提過這些情況,所以這裡就不再詳細說明。總之,林Sir後來有事要做,所以我和他道了別。 與林Sir道別後,我遇到了陪伴我整個中學生涯的社工劉Sir。我提議不如拍一張合照,我們拍完合照後,聊了幾句。雖然我已經有問過其他的社工有沒有IG,但實際上他們也沒有,社工的職業規定可能不允許這樣做。我已經不太記得我們聊了什麼,但總之就是道別。 劉Sir從中一開始就一直負責「幫」我,他也在我中一那一年才加入學校。這五年間,我似乎給了他不少麻煩。最終還是和他道了別。 最初,我在IG上通知了幾位同學我要離開,剛開始Justin提議去機場送我飛,但我最後拒絕了,因為機場的交通費實在太貴了,而且我坐的是夜機,這會使他回家很不方便。我提議不如在我離開之前找一天一起出來吃頓飯,結果他接受了這個提議。由於我在退學後的五天內就要離開,所以我建議直接在退學最後一天的放學後一起吃飯,Justin也提出去葵湧廣場。 後來,他告訴我,當他和我的初中朋友毅哥一起打籃球時,他告訴了毅哥我的離開消息,
Posting Time: Oct 23, 2024, 02:48 PM #
高中的最後一天-16 還說要找毅哥一起在我最後一天放學後一同去 葵涌廣場。 毅哥本來對具體情況並不知情,可以說是蒙在鼓裡。雖然我絕對不會反對他加我新的IG帳號,我信得過他,但由於他沒有主動關注我新的IG帳號,所以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我也問了Justin,除了告訴毅哥之外,他還有沒有告訴其他人,他回答說沒有。 事實上,甚至並不是所有關注我新IG帳號的同學都有來跟我道別。 我本來打算既然毅哥會一同來道別,那我們不如在學校先拍張穿著校服的合照,這樣會更有紀念意義。我還想在放學後,拍完照後一起直接去葵涌廣場。 然而,在我放學後,我們仍穿上校服的時候,毅哥已經告訴我,他想先回家,今天遲些再在葵涌廣場見我。我那時卻忘了提議讓他先留在學校多一分動,和我一起穿著校服拍張合照,就沒有穿校服和他拍照。 後來,我和林Sir拍完照後,Justin也告訴我他想先回家。既然他們兩個都希望回家,我也同意了,於是,我也決定先回家換了件衣服,並告訴他們待我準備好後,會通知他們約定時間在葵涌車站見面。 基本上,我覺得這最後一天的學校上課日過得相當無聊。對我來說,除了放學後跟老師合照外,並沒有其他特別的活動。 高中的最後一天-17 由於他們已經率先離開了學校,只剩下我一個人,我決定下樓去小食部,想先去吃點東西。反正我還沒吃早餐。 到了小食部,我走到櫃檯前,在告訴職員我想吃些什麼之前,還特意用手機拍了一張價目表的照片。那裡的阿姨「鳳姐」,在學校裡非常出名,曾經上過新聞,她覺得我很奇怪,問我怎麼拍價錢牌。我解釋說這是我最後一天上學,已經退學了,只是想拍下菜單,看看從中一到現在的價格變化。她感到很可惜,說她認識的很多人都已經移民了,沒想到又多了一個。儘管如此,她仍堅持認為漲價幅度不大,價格仍然合理,外面也要比這更貴。 不過,我再次忘記和她合照了。那天我睡得很少,我真是個大白痴。畢竟在中學的五年間,她一直都在,每次我去小食部都會見到她。最後,我點了其中一份我在中學時期很喜歡吃的咖喱魚蛋,比撈麵更貴,雖然學校的小食部不是很環保,撈麵是用透明膠袋包裝的,並且可能含有塑化劑。自己加了一些豉油後,我還買了一杯維他奶。 當然,我只能自己一個人在小食部裡吃東西,並且瘋狂用手機拍下平時吃得有疲勞的食物。 在我坐下吃的時候,剛好另一位班主任林Sir路過見到我。 高中的最後一天-18 由於他在我放學的時候早早就離開了課室,所以之前沒有機會和他一起拍照。他看到我後,問道:「你還沒走啊?」我看到他立刻叫住他,請他一起拍張合照。雖然林Sir很忙,但我只花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和他拍了合照,也跟他正式說了拜拜。 現在,每當我想念中學時期小息的味道時,總會特別想吃咖喱魚蛋/印尼撈麵。當然,現在不會再用膠袋裝了。 吃完東西後,我考慮了一下,覺得既然已經在學校沒有其他事情可做,就決定是時候離開學校。我走到操場,用手機拍下了自己經過教堂,離開校園的瞬間。心裡明白,由於我對這間學校的厭惡,無論是以學生身份還是校友身份,我未來都不會再回來了。當然,離開了學校後,我相信短期內也不會再回到新蒲崗,因為我坐飛機飛行的時間不過幾天,所以應該沒有時間再過來。 之後我坐巴士回家,換了衣服,並順便把東西放下。當然,其他朋友已經很早就離開了學校比我早就回到家了。我迅速放下東西,告訴媽媽我的成績表重點,然後換了件衣服,通知其他同學我已經準備好。接著,我約定了時間,再次出發,搭地鐵前往葵涌。 接著,我在從家裡坐地鐵前往葵涌的途中, 高中的最後一天-19 突然意識到,對啊,我可以一口氣退出所有中學的WhatsApp群組。尤其是,當天已經是那一年最後一天上學,所以中文老師已經迫不及待地把中文群組的名稱從「5A班」改成了「5A升6A」。我心想,哈哈,我都不會升上6A了,那我也不應該再出現在這個群組裡了。正如之前所講,一口氣退出班上所有WhatsApp群組的感覺,實在是非常痛快。 接著,我就搭地鐵,到了葵涌廣場。其實,一到那裡就見到另外兩個朋友已經到了。說實話,這次聚會沒有什麼特別值得記下來的事情,我們只是一起隨便逛逛街、吃點東西。最後,在地鐵上坐了幾個站後,大家說了再見。尤其是那天,我其實精神不太好,睡得也不夠,所以記不太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只剩下幾張照片。照片大多是我們三個人的合照和我們吃的東西。我記得我們互相請了對方吃點東西,比如章魚小丸子、台式飲品等,沒什麼特別值得一提的。 最後地鐵,上道別時,心裡知道以後見面的機會很少,有些不捨。當然,我當時沒想到,後來我去英國之後,因為中學其他同學的一些事情,我們的關係變得不那麼好了。 對其他同學來說,這不是他們的最後一天,他們還有補課,要再上十幾天才真正開始暑假。
Posting Time: Oct 23, 2024, 02:49 PM #
高中的最後一天-20 但理論上,他們應該要忙於溫習,因為9月就要開新學年升中六,當他們補課完之後應該就只剩下幾天。 回到家後,我發現幾個朋友突然在IG的Story上發佈了我們的合照,並且寫了些道別我的文章。結果,早上和我一起拍照的其他同學看到後也跟著效仿,紛紛在IG上發Story向我道別。雖然我的IG沒有讓太多人追蹤,但我朋友的帳號有很多追蹤者,而其中一些朋友甚至不是我們班的,所以這件事迅速傳開,全班乃至全級都知道我要離開的消息。 這與早上班主任宣佈的情況大不相同。班主任當時只是說明年我不會再在學校,但是那位最先在IG上發佈消息的朋友卻直接寫明了我要前往英國的事情。這樣一來,一兩位 在我走的那天完全沒有跟我打招呼的同學,才紛紛在IG上發私訊向我道別,也因此之後就有了五年同窗事件。 當時我沒意識到這樣做會有什麼不妥,我走了之後發生中學同學對我的事之後才發現,哎呀,應該低調一點,結果搞到被那麼多人攻擊。不過,這件事情我在另一篇文章裡已經講過了,這裡就不再重複。 當然我不會責怪朋友,他們是出於好意。只不過,這也讓我長時間努力保持低調的形象功虧一簣。
Posting Time: Jun 08, 2025, 06:59 PM #
英國求學計劃的青春期成長反思1 計劃的幸運時機 最近回想起前來英國的整個計劃,覺得自己非常幸運。這計劃正好在青春期時發生,令家人和自己,尤其是個人,得到了正面的影響。家人制訂的這個計劃,成功地讓我在青春期階段不僅建立了自信,也滿足了許多此階段發展所需,算是頗為成功,家人處理得相當好。 家人的教養方式 首先,很讚賞家人,他們沒有像其他一些中學同學的家長那樣,讓我對自己的未來感到疑惑或迷茫。家人不像「直升機家長」般管教過嚴,也不像另一些家長那樣只顧工作而忽略子女,每星期只給零用錢了事。 最欣賞家人的一點是,在中三那年社會運動剛開始時,他們便提出了移民的計劃。當時,理論上正值青春期,一個需要探索自我、建立身份認同的時期,但並沒有太多思考關於自己未來的事情,因為連第二天的學業也未有頭緒。 中三的困難時期 中三那年是我中學生涯中最痛苦的一年,曾因與同學王教畜的爭執而鬧上平機會及向教育局投訴,放學後又被留校至六點。在這種連明天會怎樣都不知道、上學也不開心的情況下,自然不會長遠地思考未來,更遑論尋找方向感與個人價值。 英國求學計劃的青春期成長反思2 就在那時,家人給了一個到外國讀書的選擇,問是否有意願遲些到外國升學。這不僅是一個選項,更是對自主意識的尊重。當時並沒有認真規劃,直到我中三下學期因新冠疫情,原定計劃受阻。 疫情影響與計劃調整 家姐本應在他中五讀完基礎課程後便離開,但因疫情延遲了一年,才離開香港。疫情期間,家人再次提出這個計劃。由於疫情,家姐遲了一年才走。若她按原定計劃離開,那時我正值中三。家人給了一個選擇:是否想一起離開,還是只讓家姐先過去英國。 中四的重要決定 到了我中四,家人再次詢問是否考慮選擇在中四完結後退學,先到英國讀A-Level的Year 10再到布里斯托讀UWE。我那時還未有考慮到大學的事情。家人給了這個選項,而他們做得最好的一點是,給予選擇但完全沒有強迫,也沒有因為家人想移民便逼迫一同離開。也是只給了「是」或「否」的簡單選擇:若選擇「否」,便繼續在香港讀書;若選擇「是」,便前往英國。 清晰的路徑選擇 家人將整個問題簡化後,給了一條清晰的生涯路徑,這有助於青少年時期建立安全感與對未來的掌控感。直到中四年中,我最終決定暫時不去英國。 英國求學計劃的青春期成長反思3 這份被賦予的選擇權,對青春期而言,是建立獨立思考能力和責任感的重要一環。 關鍵轉折點 之後,中四年底六月的一天,我與家人在觀塘大快活認真地討論,並非隨便閒聊未來的去向。正式思考此議題,覺得家人做得很好的一點是,彼此之間從少一直有非常良好的溝通關係,我們溝通沒有障礙,這滿足了青少年被傾聽、被理解的需求。 當時就像平時行街閒聊一樣談起這些話題,並非刻意安排。家人並非特意引導,也不是特意提起,但很自然地便談到了。因為當時家姐已準備離開,所以我也是時侯討論未來,一切都順其自然,在輕鬆舒服的氛圍下邊吃東西邊聊天,沒有任何隔閡,感覺很舒服。 然後便談到未來,才開始認真思考這些事。這正好與青少年時期,即「青春期」相吻合。青春期的人通常會探討自己是誰、認識自己,渴望建立自信,同時也需要發展自主性、尋求歸屬感。家人很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 直到中五年初九月,那時家姐離開,當她在機場離開的那一刻,才意識到自己要長大了,需要改變,我真的要努力了,計劃已經開始,我整個人也因此改變良多,自我認知也更清晰。 英國求學計劃的青春期成長反思4 透過與家人討論,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對生涯規劃毫無頭緒,同時也找回了自信。因為正當處於青春期,開始需要轉型,需要了解青少年時期應有的認知時,家人適時出現。例如青少年渴望的同儕關係、對未來的好奇、對獨立的嚮往等,家人都透過這個移民計劃幫助了。 首先,我和家人商量好會去讀基礎課程,要去考IELTS。IELTS考試意義重大,是我人生第一次證明了自己,這不僅是自信,更是能力感的建立與對自我效能的肯定。當時考完後,在IG上寫了一篇文章抒發感受,甚至批評了同學(其實是講述當下的感受)。這是我這麼久以來,真正變得比較成熟的標誌。 以前從不寫文章表達自己,雖然有寫日記,但不會描述太多個人感受,不會說「我覺得怎樣」。但那次之後,改變了。 結果,IELTS成績雖然不高,只是勉強過關,但對當時缺乏自信而言,已是很大的鼓舞。之後到年底,順利入讀了與家姐相同的大學,而非當初預期中排名較差的學校,這令重拾信心。近年來的自信心,是從移民過來開始建立的。 當然,初到英國時也經歷過不適應,但去年到德國旅行的經驗,證明了獨自生活完全沒有問題,這極大地提升了獨立生活能力與解決問題的勇氣。
Posting Time: Jun 08, 2025, 07:00 PM #
英國求學計劃的青春期成長反思5 去年(大一)我非常享受德國之旅,發現去旅行其實完全不需要過分熟悉或學習當地事物,很多地方與英國相似,尤其以前也去過許多歐洲國家旅行,大概知道是怎樣一回事。 在德國時,到超市購物、付款,完全沒有問題。最令自豪的是,完全沒有上網查過德國生活要注意什麼、火車怎樣乘搭等。當然,有查看火車票如何購買,但沒有認真研究德國火車的乘坐方式或地鐵系統。甚至一般旅行會做的資料搜集,例如柏林有什麼景點,都沒有做。 只是訂了酒店、安排好住宿和交通(火車票、飛機票)便算。很多事情都是到達後才開始認真思考。例如,出發前完全沒想過在德國那一個月空閒時要去哪裡玩,是到了當地,才突然有興趣自己隔天去玩,然後才上網查看景點。結果第二天便出發了,玩得很開心。這種自主探索和即時決策的經驗,對青少年來說是寶貴的成長。 這幾件事情,以及去年獨自前往直布羅陀的經驗——那是第一次住青年旅館,—都讓感覺自己完全能夠獨立生活,並從中獲得了成就感和對新環境的適應力。無論是在德國,還是在直布羅陀(雖然只玩了兩天),都給了很多自信。 但認為最關鍵的是,在青春期時,家人很成功地幫助轉型。來到英國後, 英國求學計劃的青春期成長反思6 認識了新的朋友,與中學時期的朋友圈完全不同。在讀基礎課程時認識的人,年齡都比較大。因為早一年、中學還未畢業便過來了,比其他人早一年接觸到他們當時正在學習的內容。 可能現在這個年紀的人,大多還在讀大學一年級。因此,身邊的人都比較成熟,自己也學到很多,成長了不少,這拓展了社交圈與人際交往能力,也讓在與不同背景的人互動中,更深入地探索自我,形成更成熟的價值觀。當然,我想裝作孩子氣還是可以的,但要看場合。 覺得一切都很順利,家人從中三時便開始幫規劃未來,不像其他人那樣。而且,選擇的自由度真的很大。當時可以選擇不去英國,可以去台灣,去任何地方都可以。這份被尊重的選擇權,讓感 受到自己是參與決策的一份子,而非被動接受。 只是因為英國是當時對而言最好的選擇(此處不贅述原因),最主要是因為如果希望中五能離開中學,英國是唯一的路徑。但可以選擇去或不去。
Posting Time: Jun 08, 2025, 07:04 PM #
英國求學計劃的青春期成長反思6 家人好就好在,他們已經幫思考了未來的規劃, 這給了一個穩固的後盾,讓有空間去發展個人興趣與探索可能性。當然,想讀什麼科目,例如電腦、地理等,這些他們從未干涉。但對於更長遠的,例如生涯規劃、中學升大學、讀大專還是其他,他們都有幫思考過,想過中學畢業後可以讀什麼。 前面那條路,他們有幫設想過,而且是主動提出選項。起碼他們沒有幫做決定,可以完全自由地選擇,但他們會提醒開始思考。 由於和家人的溝通關係良好,所以可以很舒服地像閒聊一樣,談著談著便改變了很多。覺得大快活那次事件真的改變了很多。談著談著,個人的方向感更好了,覺得真的要開始做點事了的心態。 家人在適當的時候提供了我相當合適的選擇,只不過最終決定權在自己。所以很合理地,中三決定不走,中四也沒有走,最後決定留到中五才走。因為中四時,考慮過那個選擇不太適合(此處不詳述,之前寫過)。 總括而言,非常感激家人,他們沒有令我對的中學時期感到任何迷茫。整件事很順理成章,在最需要自信心、需要被賦予自主權、需要方向感、需要探索機會的時候,正好給了這些。 英國求學計劃的青春期成長反思7(完) 所以,這甚至令不需要過度透過加入學生社團或依賴同儕關係來獲得自信或被接納的感覺。因為已經透過不同的方法獲得了不同的自信與內在的肯定,尤其是在中五考IELTS的時候。這證明了努力會成功,也大大提升了自信。其實也沒有努力很久,但如果提早一年開始溫習,可能情況便不同,或許溫習中途已感到散漫想放棄。 完美的時機配合 會說整件事的時機都配合得很好。自信心,以及獨立自主的個性和對生活的掌控感,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所以考完IELTS後,在IG上發表的那篇文章,改變了很多,完全是現在許多想法和行為的源頭,尤其是一個人會這樣在IG寫文章表達感想,以及做完一件事後會反思,都是從那時第一次開始,並堅持到現在的習慣。 一口氣解決未來去向以及自信心的危機